close

The first pick of the 1996 NBA draft , the philadelphia 76ers select , Allen Iverson from Georgetown University.

 

這一句話,開啟了1996年選秀會,開啟了黃金梯隊的序幕,開啟了一個戰神的鬥魂,也開啟了全世界許多球迷的鄉愁。

 

就在今天,這所有的故事,終於畫下了休止符。一個讓人不捨,但又不得不迎接的休止符。

AI20  

AI曾經說過:「我把每一場比賽,都當成是最後一場比賽。」所以我們會看到他毫無保留的全力衝刺,看到他不要命的拼搶每一個球,看著他彷彿沒有明天的在人群中穿梭,看著他跌倒了再站起來又跌倒然後再爬起來。一吋一吋、或是一磅一磅的計算,他絕對會是場上最強悍的那個人。It's not about the size on the paper , it's about the size of your heart. 

 

對費城的球迷來說,天塌下來,會頂住的,是那個並沒有比常人高多少,體重甚至比許多人都輕的小夥子,只要他一上場,你就知道,絕對沒有人能輕易打的倒他,你打倒他10次,他絕對會站起來11次。

 

所以,我們從來沒有印象,他是以健康的身體出賽,在那個很盛行以各部位分析球員能力的年代,其他人在螢幕上,是用箭頭指出他的手腳腦袋比一般人優越在哪,而AI的示意圖裡,我們只能看到這些箭頭指著一個又一個的紅色十字。他的護具不是為了習慣,不是為了好看,甚至為了遮蓋他身上的刺青,而是為了紮實保護他無一倖免的血肉之軀。

AI18  AI25  

Charles Barkley不願意自己的生涯以掛傷告終,努力回到場上打完球季最終戰才走出球場。過了三年,Michael Jordan在他的最後一場比賽,即使在客場仍接受費城球迷的歡呼。兩週後,John Stockton在沙城結束爵士的季後賽首輪之旅,也默默的知道這是自己生涯的謝幕之作。又過兩年,Reggie Miller在"One more year"的不捨中,向印第安納波里斯的爆滿觀眾和自己的生涯告別。

 

AI沒有因傷結束生涯,他的最後一個球季是2009-10,球迷們知道他季後會成為自由球員,但絕對沒人想到他就此會結束在NBA的機會,因此沒有人以最後一場的規格歡送他,沒有人以引退賽的方式為他設計,一代戰神就此結束了他在NBA的最後一張合約,而當年他34歲。

 

或許上帝要告訴我們的是,對於這樣無比讓人難忘的戰神,反而沒有必要再為他搭建Last Dance的舞台,因為他的每一場比賽,都是最後一場。

AI24  

80's的球迷,沉浸在東鳥西魔的偉大史詩,90's的球迷惋惜於聞其聲卻只能迎接世仇的末路,但他們擁有飛人無遠弗屆的魅力。00's的球迷對紅色23號的印象早已模糊,但他們永難忘懷的,是AI挑戰肌肉叢林的細小身影。80's的球迷腦海裡是指東殺西的妙傳與百步穿楊的神射,90's的球迷閉上眼睛會想到伸長的舌頭和見血封喉的致勝一擊,00's的球迷絕對不會忘記的畫面,是眼花撩亂的crossover與手放在耳朵旁聆聽全場歡呼的神情。

AI17  

於是我們看到籃球場上有越來越垮的球褲,越來越長的護肘,越來越密的辮子頭,越來越多的手環。越來越多小人物上籃,越來越多換手運球,越來越多人在進球後和隊友在空中相撞。

 

10's身材瘦小的球迷,希望自己成為CP3、成為Rondo、成為林書豪。00's的同一個族群,心中的鄉愁永遠只有一個「答案」。

 

所有的考試,都有結束鐘聲響起的時候,所有的答案,也有負責替問題畫下句點的終曲。闖蕩過NBA修羅場的戰士如天上繁星,但最能讓人感同身受而放肆替他喝采的,絕對會出現AI的身影。2013年10月30日,縱橫籃壇的AI,在三年的等待後,終究扣下結束自己生涯的板機,寫下了屬於自己的最後一個答案,再也沒有那百分之幾,再也沒有等待的機會,擁有的,只有曾存在我們心中的回憶。

AI21  

我們不必時時擁有他在我們身邊,我們只需要在每個重要時刻,永遠記得他在我們心裡。

 

 

時代總會落幕,戰神也到了解甲歸田的那一刻。他的左肩寫著"Only the Strong Survive",我們永遠不會懷疑。

 

 

 

Cuz you are always the strongest one.

 

 

再見了,獨一無二的戰神,Allen Ezail "The Answer" Iverso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鐵 的頭像
    小鐵

    Crazy Ball Park

    小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